然而,很多患者对此观点也有疑问:“既然痛风可,为何在采用多种治疗手段后,仍是会反复发作?”
血液中尿酸盐沉积
当今,临床医生在治疗痛风时,常考虑的两个问题:一是止痛,二是降尿酸。痛风急性发作期对症止痛自不必说;血液中尿酸值控制到正常水平,为何痛风还是会反复发作?
痛风科研组医生对此作了以下归纳:
高尿酸血症(起因)→关节内尿酸沉积→血尿酸水平反复升降(常规降酸治疗)→形成尿酸盐结晶(血液)→痛风再次发作→如此反复形成痛风石→引起并发症(高血压、痛风性肾病、尿毒症)。
概述:高尿酸血症的病人,在其肌肉、皮肤、血管、器官以及骨骼内都沉积了大量的尿酸,常规降酸治疗使得血液中尿酸降低,组织中的尿酸必然向血液转移,这时就很容易打破关节中尿酸的浓度平衡,而使得尿酸容易在关节等组织中产生结晶,从而诱发急性痛风的发作。
血液中尿酸盐沉积不仅会引发痛风反复,血液中尿酸盐浓度增高达到过饱和状态,尿酸盐结晶沉积于肾脏会引起尿酸性肾病。
医生提醒:临床所见历时较久的痛风病人,约1/3有肾损害,所以对待痛风患者,尤其是病程较长的病人,必须有预防痛风肾损害的意识,辨证辨病相结合,加强痛风发作间隙期及慢性期的治疗,降低血尿酸水平,并碱化尿液使尿酸水平下降,减少痛风的反复发作,防止痛风肾损害的发生。
如上所示,痛风反复发作导致患者体内血尿酸水平反复升降,血液及关节处尿酸盐沉积不断增多、痛风石增大,从而引发痛风并发症(肾脏功能代谢障碍、痛风性肾炎),严重危害患者身体健康,甚至死亡。
因此痛风的治疗策略应从单纯的降尿酸、止痛治疗,转化为从致病原因血液入手。
点击在线对话,输入“治本”,对话医生了解详情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