体内的尿酸是嘌呤经过一系列代谢变化终形成的产物。嘌呤的来源分为外源性嘌呤和内源性嘌呤。外源性嘌呤主要来自食物摄取,占总嘌呤的20%;而内源性嘌呤来自核酸的氧化分解,占总嘌呤的80%。
在正常情况下,体内产生的尿酸,2/3由肾脏排出,余下的1/3从肠道排出。 正常情况下,体内的尿酸大约有1200mg,每天新生约600mg,同时排泄掉600mg,处于平衡状态。在生理条件(体温37℃、体液pH7.4)下,尿酸在血液中的饱和度约为7mg/dL(420μmol/L)。 因此,如果将人体比作一个“尿酸池”的话,那外源性嘌呤和内源性嘌呤就是尿酸池的两个水龙头,且它们是1:4的关系,而肾小管就是下水管。该尿酸池必须维持池内的尿酸值为1200mg,即维持尿酸池的水面不超过420μmol/L,使尿酸池里的尿酸处于一个动态平衡的状态。 当嘌呤代谢发生紊乱时,就会使尿酸的合成增加或排泄减少,结果均可引起高尿酸血症。当血尿酸浓度过高时,尿酸即以钠盐的形式沉积在关节、软组织、软骨和肾脏中,引起组织的异物炎症反应,就会成为引起痛风的祸根。 高尿酸血症的形成就好比尿酸池的水龙头出“水”量增多或尿酸池的下水管遇堵了。 自然而然就会想到,为了维持尿酸池的动态平衡,我们可以拧紧水龙头或者疏通下水管。因此,治疗高尿酸血症的方法主要包括2种,即抑制尿酸合成和促进尿酸排泄。 目前抑制尿酸合成的药物主要包括别嘌醇和非布司他,促进尿酸排泄的药物主要为苯溴马隆。虽然同为抑制尿酸生成的药物,非布司他与别嘌醇作用机制不同,应谨遵医嘱服药! 医生提醒广大患者朋友:是药三分毒,经常服药不管怎么样对身体肯定有害的,所以尽量在医生的指导下用药治疗,避免用药。 打个比方讲,人体的尿酸生成就好比在一条流水线上有很多水龙头,别嘌醇降尿酸是将每个水龙头调小,因此它需要的剂量大,不良反应也多;因此用药时好听从专业医生建议! 对于高尿酸血症患者的治疗目标为血尿酸<360μmol/L。炎症不缓解或有痛风石的治疗目标为血尿酸<300μmol/L。 临床数据显示:痛风排酸复肾理念健康率达到98.23%。 早期患者(发病3年内)能够达到96.3%的成功,能和正常人一样生活; 中期患者也有94.2 %的健康率,患者愈后生活质量大大提升; 即使是晚期患者,痛风排酸复肾理念也能够很好的做到控制病情的发展,改善患者行动、身体受限情况。 这一前端技术,安全、高效、无不良反应,获(WHO)高度评价,并列入行业关节炎病临床诊 疗健康标准大纲。
痛风排酸复肾理念治疗原理:采用中西医结合辩证治疗痛风,从发病源头嘌呤代谢入手,提取中草药精华,在影像技术的定位下直达病灶,调节恢复嘌呤正常的生理代谢,保持体内尿酸池状态平稳。再以中医肾病学、中医藏象学说中肾主水理论为主导,中西医结合临床实践针对… 【详情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