为了节省您的手机流量,建议您点击右侧
专业治疗类风湿的医院
首页 > 类风湿性关节炎 > 常识

清晨锻炼还是傍晚运动?夏季避开高温是关节保护关键

   夏季气温高、紫外线强,对于需要坚持锻炼的类风湿关节炎患者来说,选择合适的锻炼时间至关重要。晨练和晚练各有特点,但核心原则是避开高温时段,减少关节受到的不良刺激,保护关节健康。

  晨练:抓住凉爽窗口期,但需警惕 晨僵影响

  夏季清晨气温相对较低,通常在 6:00-8:00 之间,空气较为清新,此时锻炼能让人神清气爽,开启一天的活力。不过,类风湿患者普遍存在 晨僵现象,即早晨起床后关节僵硬、活动不便,这是由于夜间关节活动减少,滑膜炎症导致关节液流动缓慢所致。如果晨练前没有做好充分准备,直接进行运动,可能会因关节灵活性不足而增加损伤风险。因此,晨练前应先进行 10-15 分钟的热身,比如缓慢活动手腕、脚踝、膝关节等,做一些轻柔的伸展动作,促进关节滑液分泌,缓解晨僵。热身时可适当饮用少量温水,补充夜间流失的水分。晨练的运动强度不宜过大,以散步、太极拳、瑜伽等低强度运动为宜,时间控制在 30 分钟左右。需要注意的是,夏季清晨可能存在露水,地面较滑,锻炼时要选择平整的场地,穿防滑鞋,避免滑倒损伤关节。此外,日出后紫外线逐渐增强,晨练结束后要及时回到室内,避免长时间暴露在阳光下。

wechat_2025-06-17_104026_205.jpg

  晚练:避开日间高温,但需注意时间与状态

  夏季午后气温往往高达 35℃以上,甚至更高,此时锻炼容易导致中暑、脱水,还会因高温使关节周围血管扩张,加重关节肿胀和疼痛。而傍晚 17:00-19:00 左右,气温逐渐下降,阳光也变得温和,是晚练的理想时段。这个时间段人体的体温较高,肌肉弹性和关节灵活性较好,运动起来更不容易受伤。不过,晚练也有需要注意的地方。类风湿患者晚餐后不宜立即锻炼,建议饭后 1 小时再进行,以免影响消化,增加胃肠道负担。晚练的运动强度同样要适中,可选择快走、游泳、骑自行车等运动,避免剧烈运动导致过度疲劳,影响夜间睡眠。另外,傍晚时分蚊虫较多,锻炼时要做好防蚊措施,穿长袖衣物、涂抹驱蚊液,避免蚊虫叮咬后抓挠引发皮肤感染,间接影响关节健康。

  高温时段锻炼的潜在风险

  无论是晨练还是晚练,一旦错过合适时段,在高温时段锻炼,对类风湿患者的关节和身体都会造成不利影响。高温环境下,人体为了散热,会使大量血液流向皮肤,导致关节等部位的血液供应相对减少,影响关节的营养供应和代谢废物排出。同时,高温会加速体内水分流失,若补水不及时,可能导致血液黏稠度增加,影响药物在体内的运输和代谢,间接影响病情控制。此外,高温还会使人体疲劳感加剧,降低肌肉对关节的保护作用,增加关节磨损和损伤的风险。

  不同时段锻炼的共同注意事项

  及时补水:夏季锻炼出汗多,无论晨练还是晚练,都要提前、中途和结束后适量补水,以温水或淡盐水为宜,避免饮用冰水,防止刺激胃肠道和关节。做好防护:晨练注意保暖,避免关节受凉;晚练注意防蚊和防晒,锻炼后及时更换汗湿的衣物,保持关节干燥。关注身体信号:锻炼过程中若出现关节疼痛、肿胀、头晕、心慌等不适,应立即停止运动,原地休息,必要时及时就医。规律作息:晨练不宜过早,以免影响睡眠;晚练不宜过晚,避免运动后神经过于兴奋影响入睡,保证充足的休息时间有助于关节恢复。

  总之,夏季类风湿患者锻炼的关键是避开高温时段,根据自身的晨僵情况和生活习惯选择晨练或晚练,并做好热身、补水、防护等措施,才能在享受运动益处的同时,最大限度地保护关节,维持病情稳定。

专业诊疗设备

技术差异就是疗效差异

热点关注

在线咨询>